克里姆林宫排队,滋味真不好受
作者:罗米
克里姆林宫的红墙和宫内的白色教堂
我们一向对森严的政治要地敬而远之,所以行程中并没有安排克里姆林宫,只想远远朝着红墙内的塔楼或者金顶白墙的教堂投去肃穆的一眼,想象一下全能的总统先生英姿矫健,便算是表达我们的敬意了。
不过,在莫斯科的几天探访,绵延的红墙,特别是钟楼的绿色尖顶那颗红星,成为我们在莫斯科绕不开的风景,于是我们还是忍不住对克里姆林宫一探。
克里姆林宫在红场西面的高地上,南面蜿蜒的莫斯科河成为天然的屏障,厚重的红墙在山岗上围出一个巨大三角区域,也围出一片庄重凛冽的气势和威严。北角上紧邻宫墙的是无名烈士墓,长明火日夜升腾,这是战士们的永远不灭的英灵,静默而坚定地守卫着自己的家国。
克里姆林宫一定是火热的,宫外绵延两千多米的墙都是一色的红,宫墙内高大的塔楼和建筑也大多是红的,在这常覆盖着冰雪的严寒之地,仿佛雄雄的烈焰燃烧着。红色是寒地里最醒目的色彩,无论冰雪多厚多沉,终究会被这团火焰融化、消散。这真像是俄罗斯人生机勃发的内心。
俄罗斯有习惯性排队,为了避开高峰,我们九点就到了克里姆林宫的售票厅,果然排到了最前面,等到九点半开始卖票的时候后面已是漫漫长龙了。排队时看到咨询处可以出租语音导览器,竟然还有中文的,一阵激动,可待买到票后再去询问,根本没有任何导览器了,不要说中文,什么文的都没有,白激动一回。迄今我们在游览中从来没有用过导览器,因为大多数时候都是参观博物馆美术馆,算是自己的本专业,而且一般对着馆内的导览图也能够按图索骥一一看来,所以觉得导览器有些多余。但今天参观克里姆林宫,此前是没有做过任何功课的,除了知道是俄国的“中南海”以外,根本不了解其中历史和关窍,怕是会盲人摸象了。
克里姆林宫的入口在最西边的通道,离售票处还很有一段距离。买好票一路小跑过去发现前面排队的观众已经有二十余米了。原来人家是分头行动,一批人排队买票,另一批人排队等候入场。原来如此,我们真是没有考虑周全,低估了俄罗斯习惯性排队的厉害。
克里姆林宫的参观区域十点才开始检票入场,加上重地壁垒森严,所以安检也相当严格,队伍行进得相当缓慢。这个入口应该是各类人等进出克里姆林宫的通道,旁边便是执勤的岗哨,哨岗设了三层,应该是最高的安保等级。偶尔有车辆要进入宫内,都很要费一番盘查。好在哨兵们却并不是站姿挺拔一动不动的,他们三三两两地说着话,偶尔还可以四下走走,气氛倒让人略感轻松。
当然,我觉得大概还是因为天气太冷吧,如果保持一个姿势,用不了多久一定会被冻僵。
因为我们排了大概半个小时的队,便已经有灵魂出窍的感觉了。
早已充分领略了俄罗斯的严寒,三月的天气我们穿着能够找到的最厚实的衣服,过膝的羽绒服里还穿着皮夹克,帽子是半刻也不敢取下来的,但此时已经感觉人被寒风洞穿。不过半小时工夫,人便成了雕塑。
因为分批安检的原因,我们前面所剩数米的队伍走走停停,更让人觉得那道安检门简直是咫尺天涯,永远捱不到那道门里去,也就无望摆脱这蚀骨的酷寒。
血液似乎早已被冻住了的,现在连思想都被冻得迟滞而缓慢了。待要张嘴说话,才发现连的声音都似乎被冻住了,我们哆嗦着开口,却已是话不成句,风倒是见机钻进了肚子里,于是立刻闭了嘴。从来没有领教过这样的酷寒,寒气漫涣,淹灭着我身上仅存的热度,僵麻的四肢几乎无力动弹,呼啸来去的寒气里,我最终失去了抗争的气力,既无力抵抗也无处躲藏。这样的凛冽真让人绝望。
我想我能理解为什么伏特加在这里消耗量如此之大了。这样的气候,只有伏特加入喉的那一点带着热度的刺激,才能让人能够稍稍缓过一口气来吧。
这风应该是来自西伯利亚,那样无情严酷的苦寒。千里奔袭至此,早已失去了当初的凌厉,却仍然叫人这样的胆寒心悸,只略略感受了一下这样的风,我便已能体验俄罗斯旧时流放西伯利亚是怎样的一种刑罚和折磨。
以身一试,胜过万言。我想,我因此更懂了俄罗斯。
正好下午我们要去看列维坦的《弗拉基米尔路》,这样的准备倒是恰好,只有在这样的风里站过,才能理解为什么俄罗斯的知识分子在看到这幅表面平淡无奇的风景画时会泪流满面。
进到克里姆林宫,便已经有些意兴阑珊,全是因为冷的缘故。连拿出相机拍照,都已超越了对肉体的考验而升华到了意志。手指早已失去了知觉,匆匆拍过几张照片,连双手似乎都不是我自己的了。
克里姆林宫里能够参观的也唯有军械库和几个教堂,黄色外观的建筑都是办公区域,不能稍稍靠近。
这里曾是历代沙皇的皇宫,公元14世纪至17世纪还是东正教的活动中心,因此最多的便是东正教堂。教堂的白墙金顶在这清明纯净的空气中更加光华耀目,不过,这一色璨然的白也让人感到了寒意。
教堂内部是温暖的,吊灯的黄光和充足的暖气,让我们周身温暖,僵住的身体和头脑也才慢慢苏醒过来,欣赏四壁是彩绘与马赛克镶嵌的宗教题材绘画,辨认基督、圣母、圣徒的行传和故事。
克里姆林宫到底是总统所在的重地,办公区域和游览区域泾渭分明,我们也只能向那宏伟而严肃的办公大楼投去一瞥。如果稍有越线,便立刻会有安保人员过来阻挡。
作为俄罗斯的国家象征,克里姆林宫位列旅游手册推荐之首算是实至名归,但我并不特别喜欢,终归离政治太近,多了权威便少了温度,虽然站岗的俄罗斯卫兵都那么帅。
难怪说看景不如听景,近玩不如远观!
我还是喜欢博物馆,在那里感受到的俄罗斯,更加真实、温暖、灵动。
罗米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